樓忠福,男,生于1954年2月,中共黨員,高級政工師、高級經濟師,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,中國廣廈集團創始人、董事局榮譽主席,中國著名的民營企業家。
廣廈創業近40年,主要經營建筑、房地產、能源,并涉足教育、醫療、金融、傳媒、賓館、旅游等領域,是一家資產達300多億元,職工十二萬名的大型國家級企業。樓忠福,無疑是一個杰出的、成功的企業家,但是同時他還是一個慈善家。
多年來,樓忠福一直熱心公益事業,他說:“我出生于東陽的一個農民家庭,生活的艱辛使我從小就在心靈上深深刻下了‘人的命運是需要相互照應的'、‘美好的生活需要大家共同去創造'的印記。任何企業的發展,我認為都有三個方面的因素:一是環境,二是自身努力,三是社會支持,三個缺一不可。積極投資、捐助社會公益事業,不僅是拓寬企業發展領域的需要,也是企業家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,這是很簡單的道理。所以,我始終對員工這樣說:“廣廈人一刻也不能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,一刻也不能停止對事業的追求。 ” “回報社會是廣廈人的天職!”
各地弱勢群體的入學和生活問題,一直是廣廈最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。 2000 年 2 月,捐資 100 多萬元給重慶奉節的希望工程,同年 9 月,出資 40 萬元建造東陽三單鄉廣廈希望小學。2001 年以來,為貫徹落實“三個代表”的重要思想,切實幫助下崗、失業、重病、傷殘群眾克服困難,改善生活,杭州市委、市政府開展了“春風行動”,廣廈積極響應,被杭州市政府授予“春風行動”貢獻獎。 2002 年,廣廈集團捐資1500萬成立“忠福慈善基金”,積極救助一些特困戶和失學兒童。這些善舉不僅較好地解決了貧困學生的后顧之憂,而且為穩定社會、支持教育、保護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揮了積極作用。2003 年,廣廈在杭州余杭區設立了 500 萬慈善基金,在東陽也設立了 1000 萬慈善基金。同年9 月就已經向杭州市慈善總會捐款 120 萬元,為此,浙江省慈善總會授予廣廈集團 “慈善愛心獎”。
2004 年捐贈 400 萬元設立浙江傳媒學院 “ 傳媒獎學金 ” ;捐資 300 萬元獨家贊助第七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文藝晚會,安排工人、軍警、教師、民工四個專場讓普通群眾免費欣賞高水平、高層次的文藝演出。 同年,投資 6000 多萬元與浙江廣電集團組建浙江影視集團,并投資 300 萬元組建錢江浪花藝術團。
江寧織造府、曹雪芹故居紀念館、全國惟一的云錦藝術館、全國最大的《紅樓夢》文學館……這個讓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和南京社會各界人士企盼了 20 多年的項目,廣廈集團于 2006 年投資3.5個億摘走這個“繡球”。為故都——南京的文化旅游業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。
2006 年 8 月,超強臺風“桑美”襲擊浙江沿海,給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。廣廈一方面向臺風受災區捐款 30 萬元,同時還派出一支建筑隊赴災區建造了 90 間 2000 平方米 的安置房,共投入 90 余萬元,給了重災戶們一個簡單卻溫暖的家。
2007 年,廣廈為配合浙江“民工在線”節目的開播,積極響應省總工會開展向身邊的農民工送收音機活動,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。
2008年汶川地震爆發后,廣廈集團多次組織全國各地的廣廈人進行捐款,支援各受災地區人民,并組織建筑隊伍赴災區支援重建,合計共捐款、捐物等600多萬元。
2009年,公司組織各單位廣泛開展扶貧結對、軍民共建、下鄉送醫藥等活動,杭州海外旅游公司還援助了臺灣地區因臺風“莫拉克”影響造成損失的地區,全年捐贈共計120多萬元。
2010年,廣廈集團下屬廣宏建設有限公司建立300萬元慈善冠名救助基金,將持續三年以上開展助冬、助殘、助醫、助困和救災等活動。
2011年,廣廈捐助西藏林芝地區3500萬元用于興建“愛國知名人士活動中心”;同年,建設集團和東陽三建各向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捐資100萬元,獲頒“愛心企業”獎牌。
至今,廣廈集團捐助、投入社會公益事業累計已達 17億元。
經歷了近 40 年的摸爬滾打,樓忠福深刻領悟到 : 離開了黨、國家和人民,廣廈就沒有生存的土壤,更談不上發展。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,廣廈一定要回報社會。企業做大了,廣廈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就更大了。 他認為,一個成功的企業家,同時應該是一個慈善家。這是因為對于一個企業家來說,任何經營都是對社會資源的總體性運作,從一定意義上說,經營企業就是經營社會;不管他自覺與否,擁有資本并使用資本的人,他是在支配著一份社會權力。因此,企業家必須承擔社會責任。
樓忠福是始終堅持這樣一個準則,企業家更要有愛心,更要回報社會,回報社會是企業家的責任,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應該也是一個慈善家。